原标题:3个闪耀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赛场的名字背后,是他们不同的职业人生和共同职业愿景——(引题)
(相关资料图)
技能冠军和他们的“远大理想”(主题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李润钊 朱欣 陈曦
46岁的机器人资深研究员摘得焊接设备操作工-机器人工种冠军,却是焊接“新手”;90后无人机操作员“状元”理想的工作却是“少留点汗”;建筑信息模型(BIM)女工程师夺得国赛“榜首”后最想念的是妈妈的饭……备受关注的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6月9日下午在福建福州圆满落幕,三大数字赛道的“新科冠军”亮相颁奖典礼。
陈照春、陈尉、王小颖——在这3个闪耀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赛场的名字背后,是他们不同的职业人生和共同职业愿景。
王小颖在赛场操控计算机构建BIM建筑信息化模型。 王邦权 摄
赛场“拼”出极致未来
随着电脑屏幕上鼠标箭头的不断移动,屏幕里的建筑模型被不停翻转、缩放,现实世界中的庞然大物顿时变得小巧。而在动态复杂的屏幕之外,一位白衣女生沉着冷静地坐在对面,微微前倾着身体,瞳孔里透着沉稳的光。这便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决赛现场的王小颖。
在BIM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里,身高1米63的王小颖凭一己之力便可以盖起总高超过109.5米、6层的高层建筑。与现实生活建楼不同,王小颖“盖楼”并不需要挖掘机、装载机、起重机这些大型机械设备,一台电脑便是她“施工”的全部装备。在虚拟世界中建楼与真实世界中却也有相同之处,从土木施工到机电安装再到给排水线路设置……王小颖盖起的“高楼”要百分百还原施工现场的实际工况,预见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并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。
“她天天挂在嘴边的就一个字——‘拼’。”在王小颖的队友张书斌看来,眼前坐在电脑前身形瘦小的女生,无论是在BIM构建的虚拟世界里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,身体里都藏着一股向上的力量。
入职一年,考取二级建造师、BIM职业技能等级一级证书、一级建造师、BIM教员证;2022年,又考到了BIM职业技能等级二级证书;2022年参加公司举办的建筑信息模型竞赛拿到第2名;再到登顶全国大赛的最高领奖台……王小颖形容自己的职业路径是一个不断“打怪升级”的过程。
“数字技术降低了我们试错的成本,但挫折无法避免。”她笑说:“输了的话,就爬起来拼,反正就是要拼!”“99%的努力加上1%的幸运”,这是王小颖自己建模的成功“方程式”。
翻阅厂家报告、掌握最新机型和飞行科技,在工作中尝试创新路线、升级操控方式……与身边定期需要升级操控系统的无人机相同,陈尉也和王小颖一样,实时更新着属于自己的技能清单。
起飞、绕杆、穿越障碍……在本次比赛最为惊险刺激的“复杂工况下的高速飞行”项目中,他独创的‘倒飞’机动飞行方式,以31秒的全场最短时间完成了障碍飞行任务。“大家都选择正向飞行,但我在训练中发现,在障碍环境下,正飞的拐弯幅度太大,倒飞则可以控制幅度,节省绕杆、转头的时间。”
从最初的手动飞行巡视,到运用3D建模、引导无人机进行覆盖多个点位的轨迹巡检飞行;从偏远电塔点对点携机巡检到建立机巢塔旁升降机动式巡检……“数字技术给了我们‘云上作业’的阶梯,可我们还想站到阶梯的顶端,去云端上看看更好的风景。”陈尉坦言,新技术的迭代对无人机飞手的要求不断提高。数字技术不仅驱动了职业的转变,也触动了我们升级职业技能、走向极致的“心弦”。
大赛现场,陈照春透过视校仪精准操控焊接机器人,努力达成“人机合一” 。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李润钊 摄
数字工匠的新向往
大赛闭幕式前,记者陪着陈照春去酒店附近的居民区里找了一家“10元快剪”,剃了个头。
得知自己前一天晚上在焊接机器人决赛理论考试中拿到了最高分“99分”,陈照春暗暗觉得自己在下午闭幕式的颁奖环节有了登台领奖的希望。“训练忙得没时间,头发3个多月没理了。”
和参加本次机器人焊接比赛的绝大多数选手不同,陈照春并不是焊工出身。作为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新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,20年前,他便开始研究工业机器人控制理论。研发柔性焊接特种机器人、开发机器人消杀智能化平台、研究无人叉车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等这些“科技含量”十足的项目,都是他的“专长”。学习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还不到1年的他,参加集训前就连把大赛要求拼装的9块30公斤重的锰铁块搬上工作台,都感到吃不消。
舒服的实验室里不待,人近半百了却要扎进车间里找师傅当“学徒工”。陈照春的“神操作”让很多人都直呼“看不懂”。在理发室里,他给记者展示了前臂上几处被飞溅的焊渣烫伤留下的疤痕,他眼神坚定地说:“这些就是触动我‘转型’的动力。”
让焊工远离弧光辐射、有毒气体、电焊烟尘和高温高热的侵害,在陈照春看来,这是他“找个工人当师傅”的目的。他相信,伴随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演进,终有一天,焊工们也能迎来“在车间里喝着咖啡搞焊接”的日子。而现在他所要做的,就是要在车间里把工人的手艺学到手,再把这些技术“传授”给一台台站在实验室里的机器人。
陈照春想要奋力达到的未来,陈尉也同样充满期待。
陈尉的爷爷以前就在福建三明泰宁的山区供电所工作,爷爷穿着厚厚的防静电衣逢山开路、逢汛巡检的样子便是他脑海里对电力工人最初的职业印象。然而,如今的他也和身边不少的年轻工人一样,很难再“适配”爷爷当年工服破旧、满手油污的“老工人”形象。他说:“智能技术的出现,给了我们更多选择,其中便包括了‘追逐时尚’‘少流点汗’‘体面劳动’的机会。”
2015年陈尉入职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时,当时电力还没有迎来无人机智能巡检的时代。一周5天至少3天在爬山,为了克服爬高腿软的恐惧,陈尉整整花了3年时间。而如今,他操控巡检无人机所能抵达的高度,早已远远超过了爷爷,也超过了过去自己爬塔时的100米。
福建多山,地形之势决定了巡检之难。以前气球挂在塔上,要靠人爬上电塔才能解决,现在用喷火清障无人机高飞巡线就可以直接“ 油喷+点火”处置;以往带电作业要靠人工登高设置保护绳索,如今无人机“展放引线”便可以代劳……陈尉告诉记者:“在山地和丘陵地区,如今一天、一个人、一台无人机所能完成的巡检工作,比以前四五个人、两三天时间合力完成的还要多。”
陈尉的微信头像里有椰林沙滩、碧海蓝天,也有他凝望无人机的背影。“曾经爷爷那一辈人向往的风景,正逐渐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用无人机飞过的路径。”陈尉感叹,“数字技术让新工人看见了老工人未曾看见的世界,也让新职业长成了老工人想象中的样子。”
陈尉(左二)身着工装登上大赛领奖台。 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李润钊 摄
“技能大考”之后
“我要赶着去接我儿子,他考试要结束了。”赛后,在大赛新闻中心面对着面前大大小小的镜头,陈照春拿着证书和奖杯急着往距离赛场7公里外的高考考场赶。
一场是数字产业工人的“技能大考”,一场是1291万考生的“人生大考”。父子俩生日同一天、人生重要考试也在同一天,这让陈照春笑说:“这就是我们父子俩的缘分。”
穿着橙色工装、拿着鲜花、举着金色奖杯……站在考场外等候考生的队伍中,陈照春显得格外惹眼。他说:“因为比赛错过了陪伴孩子走进考场的机会。但我也想用我手上的这座奖杯告诉他,人生的赛场里我们不能靠别人,要靠自己赢得闪亮的人生。”
“靠自己”这件事,陈照春在操控机器人时,也是这么干的。
在点装过程中寻找参考基准面,提升组件点焊的均衡度;正式焊接前进行试焊,以弥合每台焊接机器人细微的差别;发挥机器人在轨迹规划方面的“智慧”,再进行人工“调教”,以实现最精准的焊接控制……这都是一年多时间里,陈照春在近百次与机器人的反复磨合中,积攒下来的“相处之道”。“很多人说数字时代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工人,也有人说工人才是机器人的主人,在我看来,这都不对。”陈照春感叹:“人机协同,才是我们的‘远大理想’。而通往理想的征途上主动迈出第一步的,还是我们。”
比陈照春小17岁的王小颖看着自己手中的奖杯,回想起自己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,至今觉得那是一个梦幻的时刻。“看到颁奖的人向我走来,舞台的灯光打在我们身上,我突然感觉到温暖,好像自己也在发光一样。”
在她看来这份温暖,让她有信心与眼前的电脑一道,共同期待并迎接职业人生中的下一个挑战。
赛后,王小颖回了一趟泉州老家。鸡汤、炒鱿鱼、卤肉、清蒸虾……妈妈备了一桌菜为她庆功。餐桌上,和家人举杯的那一刻,她又感觉到了在领奖台上的那份温暖。那一刻她知道,在追求闪亮人生的道路上,自己并不孤单。